從全鏈條布局到創新引擎:洞悉溫氏30余載的蝶變密碼
南方周末 1月22日
心懷大局,腳踏實地,做利國利民利企的實事好事,正如溫志芬董事長在今年的新年致辭中所說,這是“龍頭企業的應有之義”。
對于中國人來說,吃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內核。改革開放四十余年,億萬中國人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發展奇跡,同步增長的還有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向往,不變的是人們對于食材的要求,必須安全,必須新鮮。
保障國人的飲食健康至關重要,但并不容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的生產占比達47.79%,消費占比達了49.25%。同時雞肉的生產和消費也在世界前列。大市場呼喚大企業。2017年,溫氏發起升級轉型,在這之前,溫氏還是一家以農牧為主的企業,溫氏轉型從哪里開始?董事會決定,先從養禽事業部開始,2017年9月,溫氏養禽事業部開始委派食品發展部尋找外部策劃咨詢公司進行顧問和合作指導,經過全國篩選和對比,廣州年輕派戰略轉型顧問公司被溫氏養禽選擇為溫氏轉型戰略顧問公司,從溫氏養禽開始,為溫氏集團整體品牌架構梳理,溫氏養禽5大業務體系進行品牌企劃和推動。作為溫氏,深耕畜牧業三十余載,2018年肉豬年上市量突破兩千萬頭、2019年肉雞全年銷售量超過9億只的溫氏股份再一次被寄予厚望。
常言道,酒香也怕巷子深,溫氏食品想必并不存在這種擔憂。不僅是行業龍頭企業,線上線下的整合營銷動作讓溫氏食品更是家喻戶曉,潤物無聲地將品牌深深印入消費者的心中。雄踞微博熱門話題榜前二,微電影總播放量突破1000萬,朋友圈廣告點擊率超行業平均水平一倍的微電影《守味人》,講述的正是溫氏一名養殖技術指導員的暖心故事,片尾洪亮有力的一句“用心守護從農場到餐桌的每一步”讓人印象深刻,引發人們對返鄉、年味、親情等一系列話題的討論,輻射全國4億+網民,全網閱讀量已超1.8億。無獨有偶,吸引知名美食家與生活達人踴躍參與,在下廚房、微博等平臺大火的“年味pk”活動,使用的烹飪食材均來自溫氏食品。可見其產品國民度之高。在南粵,大街小巷的LED大屏上常能見到溫氏食品溫暖親切的面孔。
這就是品牌賦能的力量,在打開知名度的同時,讓品牌與產業收獲雙贏。溫氏的新動作足見其從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升級的野心,未來“溫氏食品”必將成為溫氏的新增長點。溫氏品牌賦能的背后,是資本為本,文化為魂,模式為勢,科研為器。小縣城走出千億農牧巨頭,要弄懂溫氏的蝶變密碼,先得了解這集團四大驅動力。剛剛過去的2019年,溫氏業績一馬當先,其中毛雞、鮮品、食品單月外銷量首次破億只、千萬只、百萬只。在2019年的半年報中,溫氏更是提出了搶占全國生豬市場10%市場份額,年上市肉豬7000萬頭、肉雞14億只的戰略目標。30多年創業之路,起初的新興縣簕竹畜牧聯營有限公司成長為以畜禽養殖為主業,配套相關業務的跨地區現代農牧企業集團。溫氏從未放緩對全產業鏈條布局的腳步,始終保持全行業領先水平。2019年3月,溫氏股份與浙江華統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就生豬養殖、屠宰業務等方面合作達成戰略合作意向。目前溫氏已建成了“原料采購—畜禽養殖—屠宰加工—終端門店”貫通的全產業鏈條,不僅實現了“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程監管,也促進了企業的穩健發展。不止如此,2019年溫氏成立投資管理事業部,資本驅動戰略正式起航,產業互補明顯,風險對沖充分,聯合艦隊雛形初現。
2018年溫氏股份發布了全新“溫氏食品”品牌,不單讓溫氏食品的定位更加清晰,與消費者更加友好,也彰顯了溫氏從生產型企業向食品和服務型企業轉型升級的決心。在品牌發布會現場,溫氏股份總裁嚴居然表示:“溫氏將主動作為,有所作為。過去,溫氏產品銷售的模式以大批發為主,形成了廣為人知的生產品牌。近兩年,溫氏加大了消費端產品的探索力度。‘溫氏食品’品牌的推出,是溫氏積極響應廣東省‘粵字號’品牌強農發展戰略文件精神的號召,促進三產融合發展的一個重大舉措。”企業轉型升級趨勢下,需要品牌的引領和拉動;消費升級背景下,消費者對品牌農產品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強。溫氏股份總裁嚴居然向媒體透露,“未來,溫氏將從幫扶個體農戶脫貧致富轉為共同推動農村產業的整體發展,并通過品牌帶動,強化品質管理和過程追溯,幫助廣大農村地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打通一二三產業,謀求更大更長遠的發展。”“溫氏食品”將“食唯安鮮”作為對消費者的承諾。它是這么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每一只雞/豬在出生 24 小時內完成“新生兒”篩查, 嚴控源頭;為每一只雞/豬吃好、住好,在山林田間修建科技生態農場,讓它們呼吸潔凈的空氣、喝天然的地下水、吃五谷雜糧自制的食料;為確保鮮活上市,每批產品上市前都進行嚴格檢驗,真正將“用心守護從農場到餐桌的每一步”落實到實處。
“發揮自身能力,于社會有點作為”,1983年,已是萬元戶的廣東新興縣農民溫北英自愿放棄穩定工作,組織村子里七戶人家,湊齊8000塊錢創立了如今溫氏股份的前身。“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是溫氏自創立之初便確立的核心企業文化。溫氏秉持“以人為本,齊創共享”的人才理念為員工打造可持續職業發展平臺,與員工共享發展果實。溫氏股權分散,鼓勵員工持股,推出合伙人制,推進競聘制,提高員工薪酬待遇,如期兌現股票激勵計劃。2018年,溫氏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授予2455名激勵對象限制性股票,通過健全完善公司長效激勵約束機制,讓公司各級干部和骨干員工擰成一股繩,實現公司利益、股東利益和員工個人利益的有機統一。“公司+農戶(家庭農場)”的合作模式在三十余載的發展中一以貫之,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開創了適合中國農戶參與養殖業發展的“溫氏模式”:由公司提供雞苗(豬苗)、飼料、藥物、技術、銷售等服務,合作農戶只需負責養殖,輕資產地將分布式的小規模“養殖車間”,串聯成大規模經營,破解了農戶面臨的資金短缺、技術缺乏以及市場風險問題。在此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定制扶貧方式,帶動合作農戶增收脫貧。同時利用各種先進環保技術為當地帶來更加清潔、高效的養殖環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在金山銀山上構建一個鄉村富裕和諧的生活環境。“溫氏模式”得到了政府和市場的高度認可。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江西、四川等多個省份大力推動溫氏與地方對接,通過“公司+農戶”的方式,對中小養殖戶實行包片幫扶,幫扶中小養殖戶恢復生產。僅2018年,溫氏在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及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范圍內的25個縣投資興建25個一體化養豬公司和一個種豬育種基地,總投資累積90.31億元,提供就業崗位4430個,2923位當地農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截止2019年底,溫氏在全國范圍內擁有戶合作農戶5萬戶,全年合計獲養殖收益81.47億。2019年,在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指導下,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了《企業扶貧藍皮書(2019)》。溫氏股份憑借著“公司+農戶(家庭農場)”模式助力貧困戶增收脫貧,入選民營企業扶貧50佳案例,成為全國7家民營企業優秀案例之一。對科學技術的高度重視和勇立潮頭的創新精神,是溫氏基業長青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1月7日,溫氏股份水臺樓房式豬場暨肉豬供港基地項目在廣東省新興縣水臺鎮舉行奠基儀式,該項目奠基標志著溫氏第四代豬場——樓房養豬迭代正式落地,標志著我國首個畜禽種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生豬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重點項目建設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該創新項目既順應了國家《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的政策,也推進了溫氏養豬業高質量增長的進程,同時成為溫氏響應穩產保供號召的又一著力點。溫氏自1997年正式成立養豬公司發展養豬業以來,不斷引領中國畜牧業現代化發展,促進生豬養殖業規模化、自動化發展。豬場建設模式從傳統模式到大線模式,再到高效豬場模式,直至樓房養豬模式。據了解,溫氏水臺樓房式豬場采用全密閉式多層立體建筑,由于棟與棟、層與層、間與間之間完全獨立、封閉設計,樓房養豬被認為能更好地阻斷病菌的交叉感染。同時具備土地利用節約、環保處理高效、養殖自動化程度高等優勢,對節能減排、減少土地資源浪費,促進養豬業轉型升級具有指導意義。項目建成后,將有力提升當地畜牧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水平,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廣東省生豬產業園建設,對保障大灣區“菜籃子”安全供給,促進三產融合發展,加快產業融灣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牧原股份是中國第二大生豬養殖企業,2019年出欄量為1025萬頭。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在接受財新周刊采訪時表示,雖然公司很早就把裝備升級納入企業戰略規劃,但出于投資、成本、產出等考慮,過去對豬場設備升級沒有下這么大決心。即便如此,智能化設備仍是大勢所趨已成為全行業共識。溫氏股份在2011年、牧原股份和新希望在2014年先后組建了數字化科技的技術團隊進行研發。如今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滲透養殖業,主打對科技的運用。這對溫氏來說并不新鮮。“實際上我們在7、8年前,已經設立廣東溫氏物聯網研究院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和運用。在我們的種豬場,農戶的養殖場都已經充分運用了物聯網的技術”,溫氏股份董事會秘書梅錦方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國家級創新型企業,溫氏股份擁有一支以20多名行業專家、67名博士為研發帶頭人,611名碩士為研發骨干的高素質科技人才隊伍,形成了以研究院(技術中心)為核心的五級研發體系。有此智庫,溫氏更是如虎添翼。今年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人民大會堂揭曉,溫氏斬獲兩項大獎。這是繼2018年溫氏榮獲的2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后再次獲獎,到目前為止,溫氏股份及下屬單位累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8項,其中大華農獲得1項。其中,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熊本海研究員主持,溫氏股份參與、董事長溫志芬作為主要完成人的《家畜養殖數字化關鍵技術與智能飼喂裝備創制與應用》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獎勵成果主要針對我國家畜精細養殖全面數字化的需求,建成了功能完整的中國飼料數據庫及實體庫,促進了飼料科技數據的全行業共享;構建了主要家畜營養精準調控技術體系,引領我國精準養殖數字化技術發展;創制了主要家畜智能精準飼喂設備,形成了我國主要家畜智能養殖精準飼喂技術體系;研制了家畜專用RFID芯片,生命體征感知系統和主要畜產品溯源系統。廣東溫氏大華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主要完成單位參與的《動物專用新型抗菌原料藥及制劑創制與應用》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成果在國際上首次攻克了溶葡萄球菌酶的產業化難題,達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我國自主研發產品代替進口產品,并出口國際的目標。據了解,研發的產品大規模應用,市場占有率連年保持國內第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著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和作用顯著加強,溫氏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得到國家與市場的高度認可。“千億企業、百年溫氏”并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看得見的未來。
創業三十余載,溫氏股份始終沖在民營經濟發展的最前線,將自身的發展和命運與國家、社會的命運、利益結合在一起,始終與時代同行、與祖國同步、與區域共進,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民企智慧”,承擔“民企責任”,做出“民企擔當”。心懷大局,腳踏實地,做利國利民利企的實事好事,正如溫志芬董事長在今年的新年致辭中所說,這是“龍頭企業的應有之義”。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2020年,也是溫氏“守味人”精誠創業的第37年。正是有溫氏股份這樣志存高遠、勇立潮頭的民營企業默默耕耘,美滿生活必近在眼前。
需要鏈接策劃咨詢合作,可主動聯系我們咨詢。
幫助轉發本文到你的朋友圈,請你吃飯。
閱讀10分鐘,改變你10年:參與“今年40賦能”計劃,還能獲得其他收益
特別提醒1:為了紀念我40歲,為了創造傳奇,
我們按申請的先后順序來審核時候可以參與 今年賦能40計劃,首批名額限定100個,請你務必把握,立即行動。
特別提醒2:贈送的禮物按先后順序,優先安排,送完即止。
我這次就是要你行動,要你的成績,要你的變化,只要你變化,取得成績,我無償賠錢服務你。
我的態度真誠不真誠,禮物驚喜不驚喜。
IMC舒爾茨中國團隊推薦:唐·舒爾茨(Don E. Schultz)經典書籍作品:重塑消費者:品牌關系
中國500強雜志品牌觀察專訪:陳亮嘴:溫氏企業,把簡單做到不簡單
陳亮嘴老師的廣州年輕派戰略轉型顧問獲IMC舒爾茨(中國)獨家戰略合作授權